集集小火車

集集半路店 : 1781年,集集已成為入墾要道,市街就此形成,當時的集集街道名為「半路店」,半路店的由來是因為在林尾與柴橋頭兩聚落之間。集集街加以週邊各庄成為近山地區大型聚落。《彰化縣志》中所著:「集集街:屬沙連堡,民番交易之處,距邑治六十五里,為入山要路。」。清代進入集集的路線有二,一為自今名間鄉經隘寮進入。另一路線是由今竹山鎮社寮乘渡船而入。集集是進入水裡、魚池、埔里等地的據點,也與南投方面往來頻繁。在「郭百年事件後」集集為入山隘口與番漢交易中心的地位更趨顯著,「開山撫番」政策下,集集更為發展,除了脫離沙連堡另立集集堡,明新書院也在此時設立。樟腦業的發達帶來商旅與國際腦館,因此集集又有「小洛陽」之稱。


集集鎮在清乾隆35年(1770年)以前係屬樹木蒼生、山野荒蕪之地,本省原住民守獵的區域,至乾隆36年(1771年)開始有福建省漳州府饒邑人黃寬等 3人在林尾里等地開墾(以前的林尾庄),至乾隆45年(1780年)方墾成田園, 隨後墾戶砍伐巨木架橋於北勢坑上,在橋頭形成村莊,稱柴橋頭(今永昌、吳厝、大山、玉映、八張里),在林尾與東方柴橋頭中間的半路店發展成為店舖 街,為住民聚集生活必需品及山產相互交易的集中地,所謂「集集」因而得之。早期的拓殖者,閩南人佔有九成多,客家人不到一成。祖籍以漳洲漳浦縣最多,其次是南靖、平和、龍溪縣。在姓氏方面,以陳姓最多,林、楊次之。史前遺址:大邱園遺址,位於南投縣集集鎮東約二公里,距今約一千到二千年左右,北依集集大山,南臨濁水溪岸,遺物有陶器、石器兩大類,陶器上有明顯稻穀的痕跡,其中以石臼和大砥石最為人所注意,石臼用以盛水,而砥是用以磨製器具。

名間至集集的台16線,長達3公里的「綠色隧道」,係日本昭和16年(西元1941年),日本政府為紀念日本紀元2600年發動當地居民義務勞動所種植。當時分別在濁水往隘寮段、濁水往二水段,以及名間往南投新街段共三處種植樟樹行道樹,如今只留下隘寮段和二水段老樟樹,尤以隘寮段最為茂密,成為綠蔭蔽天的「綠色隧道」。



據說在清代以前,台灣是地球上台灣樟樹密度最高的地方,有「樟腦王國」的美譽,在日據時代及光復初期,因樟樹的木材可做建築、家具、舟艦、農具、雕刻、裝飾、樂器等,木材及根、葉可提煉樟腦油作為工業原料及藥品,官方設有樟腦局,專司樟木造林、砍伐、製造等工作,於是大量砍伐下,樟樹已減少許多,全省少數的綠色隧道中行道樹是樟樹的,名間到集集的這一條便是碩果僅存。夏天行駛「綠色隧道」不僅暑氣全消,且充滿詩情畫意,5、6月樟樹花開時,陣陣隨風飄送的花香和參天綠葉間傾瀉而下的陽光,讓人宛如置身森林般的愜意、自在。

集集小火車
arrow
arrow

    天子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